测量定位
根据规划部门测设的建筑物定位坐标点和高程点,在场区内用全站仪引测现场控制网点,经甲方代表及监理核验后,作为现场施工放样的依据。
根据控制网点进行轴线、桩位放样和标高控制,并设置护桩以校正护筒及桩孔中心。
埋设护筒
护筒埋设应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如20mm),护筒的倾斜度也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如不大于1%)。
护筒一般用钢板制作,其内径应大于设计桩径一定尺寸(如200mm),并开设溢浆孔。
护筒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土质情况确定,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1.5m,砂土中不宜小于2.0m,且护筒顶端应高出地面一定距离(如30cm)。
其他注意事项
间隔成桩:灌注桩排桩采取间隔成桩的施工顺序,完成浇筑的桩与邻桩间距应大于4倍桩径或间隔时间应大于36小时。
灌注桩顶处理:灌注桩顶应充分泛浆,高度不应小于500毫米,水下灌注时强度应比设计提高一个强度等级。
截水帷幕设置:灌注桩外截水帷幕宜采用单轴、双轴或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其与灌注桩排桩的间距宜小于200毫米。
综上所述,灌注桩施工需要注意多个方面,从施工准备到具体施工步骤再到施工安全与质量监控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设计与使用不当:
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地质条件、荷载要求和桩基类型等因素,导致桩基选型不当或承载力不足。
使用过程中荷载超过设计值或长期承受动荷载,会加速桩身的疲劳损伤和破坏过程。
为了提高灌注桩的寿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钻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混凝土灌注等工序符合设计要求。
使用材料和合格的钢筋,确保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配合比合理。
考虑环境因素对桩基耐久性的影响,采取必要的防腐蚀措施,如涂刷防腐涂料、采用防腐蚀钢筋等。
合理设计桩基类型和承载力,确保桩基选型适当并满足使用要求。
定期对桩基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综上所述,灌注桩的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但通过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使用材料、考虑环境因素、合理设计和定期维护等措施,可以有效延长灌注桩的寿命。
您好,欢迎莅临铁之威,欢迎咨询...